傳統的生物法已經不能滿足現有的排放標準了,所以從08年開始,物理膜過濾登上垃圾滲濾液處理的歷史舞臺。
現在聊聊物理膜過濾,早期的物理膜過濾常用于海水淡化,說白了就是大型商船、游輪從中國到美國,幾個月的航程穿上的人需要喝水吧,怎么辦?
靠雨水?蒸餾?都不太現實,于是聰明的歪果仁發明了反滲透膜技術,可以通過壓力與膜把水中的鹽分過濾掉,海水就可以喝了,物理過濾膜還有個作用就是濃縮,比如海水淡化,把里面的海鹽就濃縮出來了,后來慢慢的物理過濾膜應用到醫藥、食品、化工領域,基本都是為了濃縮產品,做高附加值原料,比如藥品,果汁,化工原料等。
陰差陽錯的,物理過濾膜慢慢進入垃圾滲濾液處理,因為他可以把生化后的污水再進一步提標,比如他可以把COD從1000降低到100甚至10以下,“雙膜法”,由此逐漸壯大,成為了業內主流設計工藝。
那么,問題來了——清水出去了,我們的‘濃縮產品’怎么辦?就是更濃的滲濾液,業內稱之為滲濾液濃縮液,目前有兩種應對兩種方案,
1. 回灌填埋山
2. 回灌滲濾液調節池。
資料提供:售前售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