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煙臺市從供水源頭入手,加強水質監測,建立完善從水源輸出到入戶水龍頭全過程水質監管體系,確保市民喝上衛生達標的放心水。

據該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在部分地表水廠設立了水源水生物預警裝置,通過對污染有敏感響應的錦鯉的反應,對源水的潛在污染進行預警。一旦出現異常反應,水廠立刻根據水污染應急與處置預案要求,啟動相應的處置應對方案,通過投加活性炭、啟用備用水源等舉措應對源水水質變化。同時,市區各個水廠均設立了濁度、余氯等在線監測設備,通過全天候監測,對出廠水幾個關鍵指標進行動態監控,及時調整和優化運行工藝。
為保證輸配水環節的供水水質,該市在市區所有的二級加壓站設立了8套水質在線監測裝置,借助遠程監控,密切關注管網水的水質變化情況,一旦出現異常,通過切換水源、管網沖刷等舉措,短時間內將水質異常予以消除。為保證輸水環節的水質穩定,水質、管線等部門借助分布市區的50多個撤水裝置,定期對管網水進行預防性沖刷,有效解決市區供水末梢水質不穩定的問題,水質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
該市水質監測部門定期對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水進行監測,每月一次對水源水29項、出廠水42項進行常規分析;對地表水廠每半年進行一次、地下水廠每年進行一次106項的全面分析;每天對市區50個管網水監測點分批進行管網水7項、出廠水及水源水9項關鍵指標日常監測。在住房城鄉建設部進行的全國重點城市供水水質抽檢中,煙臺市的城市供水水質完全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106項的要求,是全國首批達到飲用水新標準要求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