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起,蘭州部分城區自來水出現異味,市民反映強烈。3月5日,環保部、住建部相關專家抵達蘭州,對蘭州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自來水廠及上游干支流水樣進行了嗅辨分析,并對上游部分水電站庫區進行了實地排查。7日調查組得出結論:蘭州城區自來水異味主要原因是湟水河上的個別水電站在枯水期泄水清淤所致。
目前,蘭州市政府和甘肅省相關部門正繼續強化消除自來水中的異味。一是經甘肅省政府協調,持續加大和保持黃河上游劉家峽水庫下泄水量;二是責成涉事水電站停止泄水清淤,減少湟水河干流下泄水量;三是蘭州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自來水廠在已采取吸附凈化措施的基礎上,增加凈化措施,提高消除異味能力。

從7日凌晨2點起蘭州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自來水廠出廠水異味已經基本消除。據流速推斷,其它區域自來水異味8日也將逐步消除。
至此,這一飲水安全危機問題,總算水落石出。蘭州市民懸著的心總算可以稍微平復一下了。

但是,經過這幾天全國市民的激烈討論及各地媒體的爭相報道,水源地水質監測預警及應急機制的不成熟、不合理等問題再次成為廣大市民關注的問題。為什么在市民普遍反映自來水異味的時候,官方卻反復聲明水質正常呢?為什么在出問題后的第三天,才查出水質異味的原因呢?
水源地保護,是飲用水安全保障的“第一道防線”。關注民生,必須加強這一“生命工程”的持續、長久、全面的管理。

像城鎮自來水這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監管,應加強城市集中式水源地監測能力建設,增加監測分析人員、設備和實驗室數量,提高水源地環境監測的預警和應急監測能力,全面開展飲用水水源水質的監測,堅決守好飲用水安全保障的“第一道防線”,確保飲用水水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