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經過長達12年的工程籌建,終于在2014年12月27日正式入京,全長1276公里,大家在歡呼雀躍的同時,難免擔心長途跋涉過來的長江水是否安全。

最近幾天,更有傳言說“南水受污染”,一時激起大家關于“怎樣保證南水水質衛生達標”的問題的熱烈討論。
其實,北京 市自來水集團新聞發言人梁麗指出,市自來水集團用了12年的時間對南水進行監測,在“熟知”南水水質的同時制定了30多套制水方案,完全能滿足處理丹江口水源的能力。
自來水集團將加密從源頭到水籠頭全過程的監測,運用水質實時監測系統將監控一直對接到小區,一旦出現黃水現象,立即采取措施,包括居民小區設置了應急送水車和現場凈水設備,直接過濾黃水并應急供水?!皳覀冾A判,即使小區用水出現水黃,通過短暫放水就能解決。如果依然不能解決,就會通過對公共管網主干線大量放水來緩解水黃?!绷蝴悘娬{,即使放水不行,也還有區域緊急供水預案,準備了大量應急供水車,以及現場就可將黃水處理成可飲用的自來水。
從郭公莊水廠試水兩周的情況來看,管網并未出現不適應?!罢酵ㄋ?,水廠最初是按照1:4的配水方案給水,即一份南水配以4份本地水。相較于郭公莊水廠100%純用南水,其發生水黃的風險性更低?!绷蝴愓f。
對于長江水的水質,市環保局水和生態環境管理處處長韓永岐表示,從目前監測的數據來看,來到北京的南水都能達到地表水二類標準,符合飲用水標準。而環保部提供的數據也顯示,從上游丹江口出水、流入到河南河北的水,也都符合地表水二類標準。
孫國升指出,為確保市民用水安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多措并舉進行水質管控。對于發生像在跨渠橋梁處出現翻車等突發事故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每段都設有節制閘,這時將會通過控制節制閘對上段減水、下段停供、本段排空。同時,本市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關鍵部位,已經設置了水污染突發事故防治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位于房山拒馬河渠首北部的惠南莊泵站,是江水進京的入口;第二道防線位于永定河以西的大寧調壓池,江水由此進入市區;第三道防線是團城湖調節池,江水自此進入水廠。三道防線將確保問題水“不入京、不入城、不入廠”。
同時,本市水資源監測平臺已經實現水務、環保、衛計委、南水北調、地礦、自來水六部門的水質信息共享聯動。韓永岐指出,環保部門在三個關鍵節點進行監測,在江水進京之初,頻次是每天對水質指標進行監測,到水質穩定后每周、最終為每月。
